但使主人能醉客,何必鼓瑟 唱歌。
一、浅析“但使主人能醉客”
“但使主人能醉客”这句成语出自《庄子·逍遥游》。它的意思是说,主人若能使来宾喝得醉醺醺的,唱起歌来也就不用刻意费心了。这个成语赞扬了主人的聪明和智慧,同时也揭示了一个道理:聪明的主人不必刻意表达自己,只要以待客之道打动来客,让他们自然而然地沉醉于主人的氛围中就好了。
二、何为“主人”?
传统文化中的“主人”一般是指家庭之长或者是主持宴会的人,他们奉行的是客家文化中“善待客人”的信仰,以待客之道将到访者满足。他们要做到服务周到,推杯换盏是为客人倒酒不需客人主动招呼;弹琴唱歌也是为了引导开宴气氛……他们默默地耕耘此种文化形态,不求回报,只想要维护客家传统优秀文化。
三、酒不仅是饮料,更是心灵的交流
“酒肆单名不吸烟”都是老唐人的俗语,这一点上可见唐代人已经认识到了饮酒的社交性质。进入21世纪,新一代文化人也开始尝试用现代手法,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形态,酒是他们让心灵交流的桥梁。喝酒不仅是获得身体的放松,更是文化认同的高度象征,当与酒交朋友后,才能够真正交到朋友。
酒并不是那么简单的饮料,而是文化认同和价值观交流的表现。即使是在今天,我们还可以看到聪明的主人用待客之道打动来客,让他们沉醉于主人的氛围中。
总之,“但使主人能醉客”是对主人的一次褒奖,意味着对客人的敬重和好客,这句话的背后有深厚的文化积淀。也许我们并不能够做到像唐代文人那样节制,但是与人交往的时候,我们可以抛开得失心,以“待客之道”来接待客人,等到客人心悦诚服的时候,才能让自己的语言和艺术表达更容易被理解和接受。